爱心行动首页>公益转载文章

公益转载文章

今天你“微公益”了吗?
发布者:Joan    时间:2011/4/20 19:27:22    点击:3554

 

 

      据说,网络发起的“微公益”倡议目前已有超过1.4万名参与者响应,其中不乏都市白领。“微公益”的理念是:公益是一种生活态度,公益活动人人都可参与。(引自茶缸微公益社会)

  当前最成功的一项“微公益”活动是“捐爱心米”——参与者转发一篇微博,等于变相捐献一粒爱心米,聚少成多,待爱心米积累到一定数量,志愿者们便将其捐给灾区同胞、贫困地区的居民和福利机构等。此外,拒用一次性筷子、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等……点点滴滴的“微公益”行为,不会过多影响到忙碌的工作和生活,却能献上一份爱心。正是:勿以善小而不为。


善良易“传染” 刘淑萍 (职员)

  最早知道“微公益”,是因为收到一个朋友的短信。一天早晨,我正忙的时候她来短信说:“你捐米了吗?”问“什么意思?”她回复说:“捐爱心米,微公益呀!”

  懒得用短信回复,我直接打电话过去:“这么点事发短信过来烦我!不就是做公益吗?捐‘米’,也太‘微’了点吧?”朋友说:“勿以善小而不为。”我说:“大善小善都是善,但任何事情都有成本。你以为轻点鼠标就没有造成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吗?一粒米算个屁!好了,不跟你说,我还忙着哩。”

  的确,一开始我的确不屑一顾,心想那些明星大腕搞什么“捐米”,无非是借此赚人气多粉丝。梁咏琪生日当天的公益微博被转发了7.5万次,她捐了8万元;姚晨号召救灾,粉丝高达13万多,她就捐出了13.1万元。对她们而言,几万十几万几十万都不过是九牛一毛!

  如此一想,我哪里会去捐什么米呀。想不到,接连几天都收到关于微公益的短信和电话,亲朋好友、同事同学中有那么多的人投入到这个活动中,不能不引起我的注意。

  朋友晚上又来电话说:“你看不起捐米,那你是否打算把你的稿费捐出来呢?”我叹口气说,我的稿费可怜得很!朋友说:“我的姑奶奶呀,你一边指责富豪捐款太少,一边自己却与‘公益’绝缘!”我以为,朋友是为我那天说的话挖苦我,其实不是。原来,她去了一个慈善机构做义工,想动员我和其他一些朋友也加入。

  她的话让我汗颜。我的确没有亿万身家,也没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然而这不应成为自己不参与公益事业的借口。加入“微公益”,只需举手之劳。但涓涓细流可汇成大海,个人微不足道的爱心汇集起来可以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公益应是全社会每个人的自觉行为。爱心须接力,善良易“传染”,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今天我“捐米”了 榕杨 (文员)

  去年的11月,在同事的引导下,我去了我国最早开展微公益活动的“茶缸儿”微博网站,非常欣赏其“积少成多、聚米为谷”的网站精神,立马注册了账号。然后怀着好奇而兴奋的心情,首次捐献了10粒米;又参与1份问卷,再次捐献了100粒米;近3个月来,我已在网站上发表微博200多篇,这样就等于捐献了200多粒米;前两天,我又用获得的积分,兑换了5000粒米。

  “茶缸网”随时都会更新捐米的数据,每当统计捐米量达到5公斤后,专门的爱心米小组就会去市场买回一袋等量的米,再通过与慈善机构合作捐给贫困家庭。所捐米的数量,都会在网站上公布显示,很值得信赖。每天我都乐此不疲地去网站捐米,而后带着满足而快乐的心情离开。办公室里的同事们常常会利用工休时间,交流捐米和“微公益”的心得,工作氛围在“微公益”的共同行动中,变得更加和谐而快乐。

  从微不足道的小事着手,积少成多地做公益,是每个公民都很容易做到的。尽管,我们是一介平头百姓,没有亿万财富去成为慈善大家;虽然我们是无名小卒,不可能有呼风唤雨的社会影响;但只要怀有一颗慈爱的善良之心,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去做“微公益”!比如,在公共汽车上给老弱病残孕让座;在行动不便的老人上车时搭把手;去超市购物主动使用环保购物袋……方方面面微不足道,却体现了你的真诚、热情、善意和爱心。

  “勿以善小而不为”,让我们多写一篇微博、多转一个好帖、多捐一粒米米。从今天起,献出自己的小小爱心,做一个关心“微公益”的人。

 

一双筷子和半张纸巾 蓝色咖喱粉 (设计师)

  我是在黔东南的苗寨旅游时碰到张小饭同学的,那年小饭刚从广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毕业。广美的录取通知书一到手,就一个人背着大包出来溜达了。

  旅途中人多,除了包车住宿什么的砍价容易,一大桌人凑在一起吃饭更是热闹开心。这个90后女生,每餐吃饭时总会掏出一副自备的不锈钢筷子,从来不用一次性筷子,也不准我们用。我们嫌小店里重复使用的筷子脏,小饭就要求我们把用过的一次性筷子带走,供下次吃饭时用。

  我们嫌麻烦,但她仗着年纪小,大家都宠着她,死缠烂打地监督大家。而且每次饭后,总会抽出一张纸巾,一分为二,大声喊:“谁和我分享一张纸巾?”看我们奇怪,就开始示范,“纸巾每张有三层,打开后这么大,擦嘴需要这么大吗?!既浪费又不环保,少用纸巾就是少砍一棵树啊!如果人人都只用半张纸巾,那就是一座森林哎!”

  在张小饭同学的严密“监视”下,接下来近半个月的旅程中,每次吃饭大家都乖乖地掏出自备筷子,饭后也习惯地跟邻座一起分享一张纸巾。不过说实话,擦嘴擦手什么,的确半张纸巾就够用了。

  回来后,我也想坚持并推广小饭这个自备筷子和只用半张纸巾的好习惯。但这在家里推广还勉强,到了外面,我怎么都不好意思像小饭一样,落落大方地去要求人家只用半张纸巾,自己也不好意思每次用纸巾时撕个半张、再装回去半张,生怕人家背后说自己抠门!纠结了几回后,渐渐也忘了,一切都回复到原来。吃饭时随手拿双一次性筷子,饭后随手抽张纸巾擦擦嘴,一切都做得那么的自然。

  前段时间出差路过广州,约了小饭一起吃饭。当年的小女生已经快大学毕业了,在一家广告公司做兼职设计,待人接物成熟老练了不少,穿衣打扮也一改以前松松垮垮、夸张嬉皮的美院风格。

  美味的粤菜,一直是我的大爱。吃完饭抽出张纸巾,正准备擦嘴,小饭马上伸出一只手,说:“姐姐,分我半张纸巾!”


立志从我做起 金桂 (职员)

  “微公益”,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也不难,但是,真正把它当作生活需要,天天想,天天做,却需要一个认识过程,有发自内心的动力。

  那天,我手拿交通一卡通到公交总站充值。排队的时候,过来一个和我年龄相仿的男人,他左顾右盼之后,急切地对我说:“姐,您手里的一卡通是我的。”我吓了一跳,这卡明明在我手里拿着,怎么成他的了?这人该不是脑子有问题吧?心里扑通扑通地乱跳,还没等我回答,他又一嗓子砸过来:“这卡是我的。”看来,我真得跟他好好理论一番了。

  还没等我说话,有一位60来岁的阿姨走过来,拉了拉男子,轻轻地说:“你的卡在那呢。”顺着阿姨手指的方向一看,原来是清洁工的背篓簸箕,一个清洁工正低头扫地。弄清原委,清洁工对那男子说:“我还以为是你扔掉的废卡呢,顺手就给扫了。”男子从簸箕里捡起自己的卡,点头哈腰地向阿姨道谢。

  他这一声谢,让我感慨万千。其实,更该给阿姨道谢的应是我——不是她还原了事实真相,这个丢卡人就得和我纠缠起来。如果阿姨是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人,她就有可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不作声,那我就惨了。还原事实真相,对她来说是举手之劳,对我来说就是一字千金。

  通过这件事,我对类似的微公益行为有了认识,决心身体力行。在公交车上,遇到需要让座位的老弱病残,不管旁边有多少坐着的小青年,我都义无反顾地先站起来,因为这种事情没必要攀比;单位的保安值勤受了气,我就得说几句直理,或安慰一下他们,因为我的安慰,对受委屈的人来说就是一抹阳光;走在路上,有开车的人,下车向我问路,如果是我熟悉的路,就详细地告知,不熟悉的路,我就走两步找人帮他问——因为他开着车,下车问路不方便;遇到聚餐,我提前招呼开车者不要饮酒,坐车者不要劝酒。

  以前,我不爱参加网络发动的公益活动,也不经常转发博文,如今我不但及时转发,而且还争取每天做一件微公益的事,晚上记下来,小思一番,不是为了给自己评功摆好,而是对自己的心情进行过滤。

 

“日行一善”,不唱高调  强尼 (总监)

  昨天去家居商场买一盏台灯,预算100元,实际却花了700元,比商场里的许多落地灯、吊灯还要贵,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是一个节能减排的新产品——LED台灯!正如促销员所说,这可是最新科技结晶,连世博会用的也是LED灯哦!

  因为工作关系,世博会举行以来,与一些LED业内人士和学者打过交道,对LED的好处和较高成本略知一二。在看到其价格是普通台灯价格的两三倍甚至七八倍,犹豫一下之后,还是潇洒一指:“小姐,就要这个可以调节明暗的LED台灯了!”

  LED台灯使用的是迷你灯泡,台灯体积很小,看上去像是一根双截棍。结账时,后面一位大妈迷惑不解地问我:“你买的是什么东西啊?”我回答:“就是世博会上用的LED灯啊!”大妈一听来了兴趣,听了价格却很咋舌:“这么贵啊!”但我却觉得很值,虽然购买价格较贵,但是节能减排效果也是实实在在的呢!

  买完台灯,去五楼停车场取车,因为不耐烦等电梯,老婆拉着我从地下二楼一直爬到五楼,我这个平时一直以车代步的懒汉累得气喘吁吁,老婆大人健步如飞地回头鼓励我:“今天我们出一趟门,已经做了两件降低碳排放的事情哦!”听了老婆的鼓励,心里一美,走得更欢了。

  是啊,虽然只是两件小事情,不过也表明了我们的生活态度嘛。

  在一些旁观者眼里,我的沾沾自喜可能很小儿科,我的节约也与“身份”不符。在公司里,常有同事取笑我:“拜托,你可是堂堂总监哦,怎么连关电脑后关闭显示屏开关这样的小事情都要管!才多少电费啊?”甚至有人正色劝告,在客户公司,千万要“夹起尾巴做人”,别让人误会我们公司锱铢必较呢,最好还要刻意表现得“潇洒”一些——比如,尽管把雪白柔软的纸巾多扯下几张,在嘴唇上轻轻一按就统统扔进垃圾桶;也尽可以把报告写得花里胡哨一点,最好一张A4纸上面只有一行大字,这样才夺人眼球,更能给客户留下深刻印象。

  这样的说法真让我苦笑:在这个资源日益紧缺的时代,浪费怎么反而成了一种美德?我是从物质匮乏年代苦日子里走出来的70后,可能跟不上新潮思想了,但我还是愿意在不刻薄自己的同时,做一个固执的环保主义者,“日行一善”,长久坚持下去。

 

来源上海《新民晚报》

 

 

 

上一条:慈善是什么
下一条:捐助的10个为什么(一位普通的老师捐助8年时间的想法)
  在线评论[0]
   
评论人 评论共0 发表时间
暂无评论……

公益联盟:格桑花西部助学 隆林温馨满屋爱心社 中国公益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