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05 19:05:19)
感动四千人经过
伯超愚昧 之前一直不愿公开自己的真实身份和姓名 第一 此事能够造成如此大的影响并顺利募捐成功 当然除了各位热心人士媒体和公益组织之外,少不了少标和郑云的推动 固功不在我 第二 出于一己之私 恐他人话我炒作 而我的目的 只是要成功的做成这件事 并想要以后能顺利的做这样的事 天地为鉴
来到深圳 世杰说: 在事件还有余热的时候 作为站在第一线的当事人 你们要勇敢的站出来 把事情说清楚 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 而且有良性循环的可能 延此模式 或许能帮助更多的人 或者让人找到帮助他人的新的方式 不能让此时如此平淡且默默的过去
如果不把事件的来由经过公之于众 真的是断送了一种集众人之力 感动世界 援助需要帮助的人的可能
我的总结如下: 这个事件之所以成功 有两大主力 一是民间的公益组织 二是媒体 公益组织通过群发 口头传播 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新媒体则是通过郑云的明星效应所致,在他的各大网站的固定受众群中通过网络达到了传播的目的。 传统媒体新京报 则是由少标等人等人直接联系争取到的
我们急需要做的 各当事者,配合北京电视台或者其他媒体,将此事件的原由经过明示大众,让人感受到这是一种具有良性循环可能的募捐模式,在做到根本性改变之前的能够帮助他人的方法。 做一个小宏泽手术后的一个状况报告,给好心人士一个汇报和安慰。他们图的,并不是还款,而是自己的捐款,有了成效。并借助郑云的平台,包括腾讯,以扩展传播途径。 这样,我们所做的一切,才不至于白费,而且是升值。并不是说,我们帮一个就算了,而是要更多的创造一个能帮助更多的人的可能。反过来想,似我一样躲避真是可能是犯了大错。
补上世杰的一段话: 这次为小宏泽募捐,应理清几个问题: 利用每日录像视频更新,加上新媒体传播的方式,是否为国内首次?而其中有效的成分在哪里?是“每日”还是“视频”还是“新媒体”? 这次我们知道让腾讯作为传播平台是整个事件的转折点,而推动这个事件的直接原因是郑云的“人情”(中国式关系)、“知名度”(名人效应)还是其他? 3,视频在新媒体(特别是微博)上传播优势是非常明显的,从策划这个事件的操作方式开始,我们确实是有些忐忑而奢望如愿的方式去介入,小宏泽是个幸运的实验个案。其中首先托赖韦少标和Joan长期从事慈善事业的经验和决心,才能首先让我们作为陌生人去信任这个不知道在哪里的机构。而正因如此,伯超在拍摄制作的时候,才能放心而富诚意去表达情感,这个诚实感性的情感通过了视频传递给了更多的陌生人。从小宏泽父母韦少标、Joan邓伯超陌生的大多数,一次又一次完成了“信任”和“善心”的传递,才能触动更多的人。这个题目可仔细推敲。 4,伯超需要统计一下这次行动的支出成本,包括摄影机、磁带、后期制作等方面,如有可能,韦少标及Joan也可统计一下,作为以后基金会运作的财务备案,可以尝试着做些预算,而让类似事件继续循环起来。 5,我想问一下这个事件有没有法律风险,从目前糟糕的法律体系来说,是否属于非法集资? 6,如有可能,请访问更多的人,更多的,远方的热心人,通过视频去访问他们,感谢他们,简单问几个问题,让他们祝福小宏泽(当然也不能给小宏泽感恩的负担),剪接到视频里,众志成城,鼓舞人心。(这种做法也是我所没有看过的)
现在 我谨以我的视角和我对自己对他人的知晓出发 客观的,对自己毫无保留的将事件的原貌复原如下不当不全面之处 还请原谅 因为伯超非全知全能之人
八月六日 杨佳明邀我八月七日去拍一个患病的小孩。起初我并不在意,没有答应他。他又说:那个小孩得了重病,需要在半个月之内凑齐四十万,否则,就完了。出于对纪录片创作的敏感,我说:好吧,去看看。那个时候,我是想要去拍纪录片的。
八月七日 基于想做一部纪录片的初衷来到医院,只是想看看情况,拍了几个镜头。然后来到谢文光的住处,佳明开始采访。问他们情况如何,一听之下,才知道,不是十五天,是只有七天。因为即使宏泽能熬过十五天,他们身上的资金也不能够撑过两天的住院费,情况非常紧急。因为只有七天,我答应了跟拍。那个时候,我的初衷还是要做一部纪录片,并且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一部完整的纪录片,何乐而不为,非常的冷血。决定做这件事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跟郑云打电话,就目前而言,没有媒体,我能获得的最好的宣传平台,只有他能给我们。说明情况之后,郑云答应先发到他邮箱看一看再说。之后,我揽下了呼吁募捐的视频的制作。视频制作也并非自愿,而是因为佳明第二天就要去外地出差,结果他一直出差到我们整个募捐都结束了他才回来。我又给一个学长打了电话说明情况并借了一千块钱(当时我身上只有二十块钱),佳明给了我两百块钱,准备去买几十盒磁带。接着打电话给桂林借了一台190p,打电话给小胡,让他过来协助我拍摄。都搞定之后,也正是我搞定了这些之后,我才意识到,如果我做这些只是想做一部纪录片而已的话,那是多么的自私。 回到住处,开始了视频制作。 当天内部凑款400元
八月八日 感动4000人爱心计划全面启动 我通宵后视频最终完成并发到了郑云的邮箱。同时,小胡去到医院开始跟拍。 郑云第一时间回复了我,并自己修改文稿配了音,按他的要求,我重新修改,一直到下午四点,最终完成,发往郑云的邮箱。他答应利用它的平台来呼吁募捐。 还没来得及睡觉,世杰来了,他说他回深圳后会尽最大的努力来协助我们做这件事,网络转发,争取媒体,并给了我五百块钱作为运作费用。世杰还强调并要求我,一定要坚持每天更新,让捐助者看到募捐的进度状况。我答应了,并按照这种需求给小胡说了一些拍摄需要注意的内容。 当时我还很悲观,只是当自己是在进行一次以爱心为主题的行为艺术而已。 小胡回来以后,我又开始了当天的进度视频报告的制作。我很悲观。当天凑到善款4700元
八月九日 呼吁捐款的视频通过郑云的平台在腾讯新粮酷六土豆六间房等视频网站同时上线。 我下午去到医院(上午我要睡觉,因为头天夜里我要赶当天的进度报告视频,是用余庆在56的平台来公布的,影响范围小,且没有上首页,看的人也少。仍然坚持,那就更像是行为艺术了)。刚进病房,三岁的小宏泽,居然能一眼认出我,叫我小邓叔叔,一天多没有见,且第一天去的时候,我连话都没有说过。那一刻,我很安慰,并坚定的要把这件事情做下去,拼了命的全身心的投入七天。 少标他们争取到了新京报的王卡拉来采访情况 同学来看我,给了我一百块钱。 佳明说一个公司愿意出资两千,支持我去做记录。这个时候,记录已经不是唯一目的了。我对此事不报很大希望,非常的悲观,记录,只是为了一个事后的安慰,每一分钟素材,都可能是宏泽父母宝贵的财富。 但蔡琴姐很乐观。 凑款17205元
八月十日 进度视频报告坚持制作和更新,尽管力度微弱。 新京报关于感动四千人的报道出来了 郑云为我们争取了新浪和酷六对我们呼吁捐款的视频做首页推广。 我到医院把世杰给的五百,同学给的一百,加上借的一千中的一百,共七百,捐给了小宏泽。 我们开始看到希望,我也看到了希望。 凑到善款57657元 其中有一个单笔两万
八月十一日 郑云下午四点来医院看望小宏泽,并争取到了腾讯官网所有平台的对呼吁捐款的视频的首页推广。信息发出一小时,转发了一万多次。 同时腾讯应允我们用其官网为我们做每天的进度报告视频。 凑到善款71525元 其中有一个单笔两万
八月十二日 凌晨,我陷入纠结。十一日的素材利用的很好,但是看完之后,我自己都感觉画面太幸福了,根本没有去捐钱的渴望。 当时,我严重的感觉到自己的手里握着的是一条命,而不是那所谓的创作。 同时,总结出,这个世界应该先有小爱而后累积为大爱。如果不能给被拍摄者以直接的帮助,而纯粹的利用别人的痛苦去创作,去施展那所谓的他妈的才华,那这个导演是多么的自私。 随后,我将素材打乱,删除了那没有人去看的,56网的前些天的进度报告视频,而将前些天的能打动人的素材组合为一个新的进度视频报告。 情况就是这样一个情况,所以有人关注有人募捐,而情况又非常紧急,所以还需要募捐,最后合成的视频,看后感应该是这样。 腾讯官网继续推广 当天凑到善款217458元 其中有一个单笔十万
八月十三日 凑款59926元
六天募款428871元 提前一天完成募捐任务。大家一起创造了一个奇迹。 整个过程似乎很顺利 没有郑云 真的不可能成功。
八月十四日 我让支持我做记录的公司将两千元资助款全额打入小宏泽的账户。
|